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双赢2025-1-28 编辑:采编部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 在北京的一些日托幼儿园门口可以看到,每天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长有许多是老年人。的确,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压力下.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,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大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老爷。 ......
在北京的一些日托幼儿园门口可以看到,每天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长有许多是老年人。的确,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压力下.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,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大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老爷。 面对这一普遍现象,特别是在幼儿的早期教育阶段,如何做才能既克服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现的弊端,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,又能够方便年轻父母腾出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,打拼出一番事业呢? 认清问题的弊端 一年之际在于春,一日之际在于晨。对孩子一生来讲,个人品质、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~7岁。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几乎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,失去与父母沟通交流、培养感情的机会,任凭“隔代亲”特殊的宠爱泛滥,就会对其身心发育造成很不利的负面影响。例如: 由于老年人对隔辈的孙儿女的溺爱和迁就,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、自私、任性的不良个性;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,接受新生事物较慢,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,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,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、冒险性和创新精神。 有些年岁大、不爱运动的老年人还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,缺乏活力,心理老化。 扬长避短是良方 当然,隔代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。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不少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,事实证明,也有不少爷爷奶奶抚育的孩子成就了大业。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,以避其短。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,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,与老人沟通,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。只要你重视,时间总能挤出来的。比如: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作游戏、讲故事,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。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,经常和老人聊聊天,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,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;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,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,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;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,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,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,尽量减少正面冲突。 总之,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,积极解决矛盾纠纷,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! 关键词: 本文为【广告】 文章出自:互联网,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您告知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 上一篇:不要让孩子变成肥胖宝宝
下一篇:和谐教育造就积极人生 |
||
|
Copyright @ 妈妈说 - 妈妈说育儿网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,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本站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 |